在科技创新、突破产业瓶颈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基石”作用,是补齐我国产业关键核心短板的“主力军”、强化产业优势供给的“顶梁柱”、抢先布局产业前沿的“排头兵”。在数字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各级国企的重要使命。软通动力基于多年积淀,提供了一套面向央国企自主可控及创新从顶层设计到实施交付的完整方法论和路线图,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各级政府信创政策密集出台。最近,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这是北京第二部、全国第九部信创产业专项政策。《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围绕央国企数字化转型、行业信创需求,编制外设、应用软件等适配迁移指南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预见,央国企信创的建设将迎来全面加速。
近日,操作系统大会2023在北京举行,软通动力在其主办的分论坛上重磅发布《以数字化建设助力国企科技创新》白皮书,为国企科技创新提供相关思考和探索。
自主图强直面国企自主可控难题
自主可控是国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复杂性、垄断性等显著特征,需要综合考虑自主可控带来的成本、质量、生态、安全性等问题。国企在自主数字化创新征程中,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成本投入高。这不仅包括创新研发和产品替换本身的费用,还要考虑相应的时间成本以及后期运维成本。具体来说,大多数国企已经持续进行了了5-10年的数字化建设,积累了规模庞大的IT资产,这无疑将带来相当可观的替换成本;在替换周期方面,以数据库迁移为例,一家大型国企完成数据库替换需要2—3年的时间,期间可能会带来较长时间的业务暂停;此外,随着技术路线的差异性和复杂度提升,也需要更多更专业的运维人员。
二是产品质量不足。受技术成熟度、产品先进性、用户需求多元化、使用场景复杂等因素叠加影响,基础软硬件产品稳定性和配套解决方案存在不足。即在一定的负载和长时间运行状态下,能够保障系统稳定性的能力欠缺,以数据库为例,当用户在面临业务量大、多并发等情况,系统稳定性不足可能导致系统宕机、管理流程中断等风险。
三是生态不完善。自主可控生态体系构建涵盖的技术体系复杂、产品类型众多,且替换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长时间严格的开发、测试、迭代和适配验证,需要强大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协同支撑。同时,基础软硬件的底层标准和生态多是由国外供应商主导,缺乏成熟的生态适配方案。
四是安全体系建设滞后。据公开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和网络安全软件产品国产化率接近35%和 100%,安全硬件平台国产化率较低,难以达到构建一体化自主防护能力的要求。此外,安全体系建设与技术迭代不同步,无法满足动态发展的安全防护需求。
因此,国企要从管理机制、创新体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并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高效的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自主可控“七步法”铸就国企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企发展正处于数字化浪潮深入变革阶段,进行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国企发展面临着国外技术的限制和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强化自主可控和创新的力度,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产品和服务势在必行。经过深入的洞察和分析,软通动力认为“七步法”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路径。
第一步,成熟度评估。构建成熟度评估和资源盘点模型,从中发现问题与不足。
第二步,愿景确立。基于评估情况制定实施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的数字技术自主可控与创新升级之路。
第三步,模式选择。根据企业类型、规模和行业差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模式选择。比如综合型集团企业(自下而上从数字基础设施逐步开展自主可控升级),集团下属公司(自上而下围绕应用层的解决方案开展集成、适配与优化),新建企业(打造自主可控原生企业)。
第四步,顶层设计。强调三步走,逐步完成协同办公、经营管理、核心业务系统的顶层设计。同时,在技术架构设计上,也要考虑适配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第五步,产品筛选。要选择满足自主性、稳定性、生态性、组合性、易用性、周期短等原则特性的产品。
第六步,创新实施。提出通过解决方案+平台+产品顺利推进自主可控落地实施,同时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好“PDCA” (计划-执行-检查-修订),通过不断地试错与改进,在提升自主可控比例的同时,支撑企业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上取得新一轮突破。
第七步,生态与保障。构建自主可控与创新的生态圈是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构筑生态要从标准体系、组织体系、文化建设三方面,全方位保障自主可控战略实施。
国企自主可控需要紧密结合数字化工作,以“战略协同“”产品协同”““”服务协同”实现数字化与自主可控的协同发展,其必然始于方法创新,自主创新“七步法”,将有效指导国企数字化创新发展,实现内外部战略、产品、服务的高效协同创新。
技术引领构建国企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自动化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技术之间的融合创新和应用实现技术的倍增效应,成为颠覆性变革的力量,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未来随着技术融合创新和应用的深化,大模型、AI端云一体化、云计算、数字孪生、RPA等技术层面的自主可控与创新体系将逐步形成。
以AI大模型为例。国产 AI大模型将深度适配不同 AI应用场景,支持多模态场景,提供涵盖大模型训练、测评、部署的一整套端到端的安全可控体系,未来也更注重大模型一站式运营服务、数据治理及安全服务能力构建。基于AI大模型的细分赛道在不断开辟或扩充,在 AI+办公软件、AI+创意工具、AI+企业服务、AI+网络安全、AI+金融以及医疗、教育等,大模型将通过持续创新让千行百业焕发新生机,实现蓬勃发展。
同时,随着自主可控及创新体系的发展和构建,各细分领域产业生态逐渐形成和壮大,而CPU和操作系统是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最关键环节。国产CPU因为受到限制,发展相对缓慢,亟待更大的突破。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则在规模化稳步推进,例如,软通动力分别基于openEuler、openGauss自主打造了天鹤操作系统和天鹤数据库,推动建设国企自主可控与创新生态,已经在电信运营商和大型央国集团得以实施应用。
探索不止国企自主创新未来展望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国企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可控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众多国企聚焦新兴数字技术应用,借助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和模式创新,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自主可控将成为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能。随着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国企自主可控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下一步,自主可控有望从金融、电信、石油、电力、交通、航空航天、医疗、教育8大代表行业向更多领域拓展,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级应用与场景相结合,实现“行业+“创新升级。
“开源创新”将成为推动自主可控发展的新引擎。开源已成为一种超越软件生产领域,分布式的、面向问题解决和价值创造的社会运动和工作方式。开源所具有的大众协同、开放共享、持续创新等特点,拥抱开源,不仅有利于紧密跟随技术发展趋势,还可对行业发展方向形成影响,最终达到尽最大可能保持和提升竞争力。未来越来越多的开源模式将在自主可控领域出现,将有助于帮助国企快速获得新技术,加速创新进程。
自主可控将从关注“IT系统替换“到关注”新价值网络““。自主可控战略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布局和转型策略。国企在数字化和自主创新发展中应从单纯关注IT系统的实施和维护,转变为重视构建和参与更广泛的新价值网络,把握数字化时代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
唯有持续提升自主可控与创新能力,国企才能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目前,国企自主可控于创新步入攻坚期,面对一系列复杂的难题和挑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决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以此白皮书发布为契机,软通动力期待与各方继续携手,为繁荣开源生态添砖加瓦,持续助力国企自主可控与创新,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新蓝图贡献力量。
软通动力·中国数字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技术服务领导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合作伙伴。在自主可控领域,软通动力发展开源欧拉、开源鸿蒙、开源高斯的行业发行版赋能金融、电力、制造业等核心实体行业,依托鲲鹏 &昇腾以及国产芯片推出软通鲲鹏 &昇腾系列硬件和欧拉 &鸿蒙硬件,并基于沉淀的实施方法论,赋能央国企和实体产业国产化与产业创新。目前,软通动力已经构建了包括咨询、底座平台、创新能力、行业解决方案、运维、安全服务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
本文来源:软通动力发布以数字化建设助力国企科技创新白皮书,为数字中国发展注入新动能,IT资讯,电商资讯,科学资讯,业界资讯,快报,软通动力发布以数字化建设助力国企科技创新白皮书,为数字中国发展注入新动能,固定资产管理,科学资讯,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本文内容整理收集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CRM论坛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处理。
云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专业销售和研发各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企业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产品作用功能优势明显欢迎来选购!咨询电话:1315712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