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企而言,数据是通过驱动业务发展和提升经营质效服务,从而实现其价值的,“数据即资产”“数据有价”的观念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怎样识别数据资产、有效管理和运营数据资产智能资产盘点,利用现有的数据资产创造价值,也是数据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目标。
和实物资产一样,数据资产也需要通过盘点,对必要的信息进行记录。而数据资产盘点是目前解决政企“无数据可用”、“无可用数据”两大痛点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政企拥有的数据进行盘点点将帮助弄清楚以下问题:
1. 有哪些数据?关注数据的分类;
2. 有多少数据?关注数据的存量、增量;
3. 数据存储在什么地方?关注数据的存储和取用方式;
4. 数据是由谁在管理?关注数据的归属部门和责任人;
5.识别哪些是重要数据,哪些是敏感数据?关注数据的分级、共享条件和范围。
数据资产盘点的内容
政企的数据散落在各个异构系统、甚至业务人员电脑中,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存储形式、敏感级别、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团乱麻的线,如何盘点理出头绪并不容易。
数据资产盘点到底要盘点啥?数据盘点的范围一般从三个角度定义:
基于不同的数据来源,根据不同的划分策略,盘点的内容侧重会有所不同:
以银行一个“客户中文姓名”的基础数据项为例,通过数据资产盘点,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数据资产的以下方面信息:
数据资产盘点的流程和方法
以盘清家底为根基,梳理分类、规范管理、根治问题、持续应用为目标,构建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发布数据标准,有效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数据资产盘点一般可分为“梳、规、盘、用”四大流程。
1、梳理需求,制定计划。数据盘点要有计划的一步步推进,明确盘点范围、盘点目标、盘点内容、盘点人员、时间计划等。
2、规范模板,制度管理。加强数据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数据梳理模板并定义数据资产标准项,推进数据标准和规范建设。
3、盘点资产,层层推进。从业务视角对数据资源进行梳理和规划,从技术视角对系统数据进行盘点,产出数据资产盘点成果物。
4、资产应用,开放服务。落地数据资产目录,将数据资产以“服务”的形式进行发布,实现数据资产的共享以及面向外部的数据开放。
可以说,数据资产盘点的一个重要成果物是“数据资产目录”。那盘点具体有什么方法呢?
对数据进行盘点,一方面通过业务视角的自上而下演绎,确保数据可以按照业务的视角进行组织(需要用到业务元数据,对数据进行主题分类、属性分类、含义描述)。
另一方面结合技术视角自下而上归纳(需要用到技术元数据,对数据的存储分布、血缘关系等进行描述)智能资产盘点,并通过建立目录中数据项与系统信息项的映射关系,保证每个数据资产项对应可以在真实的信息系统中查找到。
不过也如超市库管员会用传送带、扫码枪这些辅助工具进行盘点一样,高度复杂的业务以及庞杂的信息系统,单纯依靠手工方式对各个库表结构、ETL关系等技术元数据进行采集十分耗费时间和人力,需要采用一些技术工具实现自动化采集、版本管理,包含数据地图、血缘分析、影响分析等元数据的应用功能。
数据资产盘点通用方案
如何帮助政企在数据资产盘点中化被动为主动,基于需求痛点,通过数十个项目沉淀出来一套数据资产盘点通用方案,助力搭建专业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快速盘清数据资源家底,同步构建常态化的数据盘点工作机制,推进数据管理与企业其他工作的有机融合,实现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理。
此方案内容包括元数据摸底、元数据维护、数据资产分类框架、数据资产目录构建,方案架构如下:
梳理数据来源,摸清数据现状
先定义数据资产,配置数据资产属性。再通过对接企业业务系统、数据湖或者数据仓库,采集元数据自动获取原始的企业数据字典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形成企业元数据地图。
精细化数据分级分类,规范数据管理
每一个数据资产具备多个属性,同样也归属多个分类。按照不同的业务域、应用系统、重要程度、数据分布、更新频率、资产类型、安全等级、保密等级等维度,构建资源标签体系,使各类数据消费者都能快速发现和获取需要的数据。
构建数据资产目录,实现数据资源画像
数据资产目录要满足不同角色用户的数据消费需求,基于“业务域-业务子域-业务活动”的架构思想,建立业务视角数据目录模板。基于资源类型、存储位置、安全等级、使用频率,生成技术视角数据目录。同时数据资产目录应能支持数据目录管理、资产查询、资产分析以及资产交换等场景。
开放数据资产服务,实现数据共享
建立数据资产目录与实体资源的映射关系,开发面向不同消费者的数据服务类型,满足业务系统、数据分析师、前台业务人员多样的数据需求。比如对于库表、文件等常见数据资产,可以开放数据查询、下载、交换、分析以及API服务。
数据资产持续化评估与监控,进行长期管控
数据资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的发展,数据资产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对于资产管理者来说,需要通过元数据技术,在变更元数据的同时,更新资产目录,挂接新资源,灵活、快速的响应数据消费需求。
随着金融业务的拓展,银行对办公设备、电子设备等固定资产需求扩大,固定资产投入和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由于长期以来管理体制、制度等多重因素不完全协调同步,银行在固定资产投入及管理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应用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成为银行机构破解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问题分析
1. 资产购入后,没有对资产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管理,也无法为资产的购置等环节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2. 资产管理分散,难于统一调配。银行下属分行数量众多营业网点遍布分散,资产下发后,分属于不同部门进行管理,权限分散。例如,办公设备等由后勤部门管理,电子设备由信息化部门管理,而分行的资产又由分行自行管理,这样,就在资产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分配上造成了浪费。
3. 资产价值不实,资产的采购,合同付款等环节没有实现信息化的统一管理,导致资源浪费与资源不足的现象并存,资产流失严重;
4. 资产盘点采用手工纪录方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层层上报环节复杂,导致盘点周期长,效率低,差错率高,最终导致账实不符。
二、方案概述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情况,睿丰爱德经过认真研讨,开发出专门应用于银行的电子标签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的硬件设备有固定资产标签、固定资产巡检设备(手持机)、固定资产RFID应用系统等。
睿丰爱德RFID资产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识别技术(条码 & RFID)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核心需求,提供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化、动态化管理,全面、准确、动态(及时)掌握各单位(部门)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信息固定资产盘点结果有哪些,并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实物资产与帐面资产脱节的问题、实物资产的清查盘点瓶颈问题,提高资产的利用率、节省资产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降低产品成本的折旧费,为金融机构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众多问题,提升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系统架构
(1)资产标签(RFID标签)
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上加贴此资产标签,标签内可记录包括:资产名称、物理特性、配置、购入日期、资产价值、生产厂家、厂家联系人信息、负责人、功用、维修保养记录、使用情况等等。 通过标签的位置(如对应某个房间)信息来确定资产是否移位或外借。
加贴方法:每个需要管理固定资产上均需要加贴一个资产标签,每个区域需加贴一个区域标签(如每个房间)。
(2)固定资产巡检设备(手持终端)
通过RFID手持终端对所有加贴标签进行巡检,最大读取距离约8米,最大读取速度约每秒120个。可以快速盘点一个区域内的资产标签,并确定是否移位、外借、丢失。
巡检方式:巡检设备首先读取区域标签,确定要盘点的区域,然后自动读取区域内的设备。
(3)固定资产RFID应用系统
对所有资产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实现各类统计和报表。
四、工作原理
根据资产类型和材质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和位置进行固定 根据客户的资产基本信息绑定标签信息,通过RFID手持终端进行快速资产盘点在用户终端电脑上安装RFID读写软件,实现标签与资产信息的绑定 在RFID手持终端安装资产管理软件,实现资产的查询,盘点,导出报表等。
(视频演示)
(流程图)
五、软硬件介绍
1. 资产标签(RFID标签和区域标签)
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性要求,固定资产管理所采用的标签是抗金属的专用标签。
2. 固定资产巡检设备(手持机)
睿丰爱德手持式阅读器可用于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对于不能匹配的信息,由管理人员持手持式阅读器进行现场核对,修改系统信息或现场信息,从而完成盘点。
睿丰爱德V5000R利用RFID技术多标签快速读取的特点,无需近距离读取,即可实现快速、高效盘点,解决了条形码时代基本无法解决的难题,不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固定资产的采集速率。
3. 固定资产RFID应用系统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资产增加、变更、报废、毁损、折旧、借出、归还、分配使用部门、使用部门变更、管理人员设定、资产在部门间调换、各种报表打印、组合查询等。对于每一件固定资产都可以查询出该资产从购入、入帐、投入使用、使用部门、折旧情况、以至退出使用的全部信息都可以有详尽地记录。动态查询功能可以保证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全面的信息资料,资产成批折旧可以减少大量重复劳动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自动报表编制打印迅速准确,可以节约大量手工编制报表的时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原来分散的管理信息集中起来,组合成为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管理平台。
(2)每一件新购入资产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以后,都会根据相应软件将信息写入标签,标签的内容由用户自己设定,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日期、保管(使用部门)等内容。将标签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能明显的区分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盘点人员只须通过专门的手持盘点机对固定资产上电子标签识读,卡内信息自动存储在手持盘点机中。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能充分地考虑到每一个操作员的职责不同,为每一个操作员制定了相应地操作权限,通过用户的身份和密码识别,保证不同操作员只能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有限的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制度的固定性,又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加强适应能力。
(4)可扩展功能
以上功能是系统的基本功能,还可以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或局部修改。
六、效益分析
1. 借助自动识别技术,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财务帐目不符的情况,以实物管理为特点固定资产盘点结果有哪些,以化繁为简为目的。
2. 通过性能稳定的数据采集终端,使用户能够充分享受到移动应用技术给资产清查工作带来的便捷。同时,实现了对内部人员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便于对员工进行考评和总结,更为明确责任、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
3. 分权限,分级别进行资产管理。系统对用户级别进行了划分,管理员为不同级别的用户划分权限,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分权限查看并管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资产。
4. 对资产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资产购入审批,借出,归还,调拨,报废管理全程跟踪。
5. 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日常管理功能,资产管理更加轻松。完成固定资产管理时所需要完成的各类报表,提供多种角度的数据查询功能。
本文内容整理收集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CRM论坛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处理。
云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专业销售和研发各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企业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产品作用功能优势明显欢迎来选购!咨询电话:13157126221